2.2. 調查報導採訪有何不同?

2.2. 調查報導採訪有何不同?


基本原則如計畫、準備,以及問問題時確定對方知情、保持彈性等,適用所有採訪情況。不過在調查報導專案中,對你的採訪技巧會有不同的要求,對你的採訪方法也會強調不同的重點。時機,是其中一個差別。別只想著你要採訪誰,而是要思考,在調查的哪一個階段採訪他們最好。由於調查報導的脈絡跟一般報導不一樣,採訪的主題會更巨大或更敏感,因此你更有機會遇上消息來源的敵意、防衛、緘默或逃避。基於此,你得採用不同的策略,而你問問題的技巧也會帶你達成不同的目標。

適當的時機

你該什麼時候直接面對XX調查中的主要角色?若太早,在你報導刊登前,等於發給他們「快逃」警告(或是讓他們尋求法律禁止令);太晚,他們可能早已逃之夭夭,或針對你的問題已預先準備好答案,或是規避法律。就此來說,你應該準備充足證據(文書檔案做支持),然後等待適當的時機,再進行採訪。

易受攻擊

就算你的報導不完整也非完全正確,但你還是可能「查到了什麼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的採訪要求仍會讓有權者或機構警惕,知道你正在調查他們的活動。對他們來說,你就等於麻煩,他們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回應。簡單拒絕是最好處理的一種回應,但你要繼續挖下去。其他可能的回應還有——身體上或法律上的直接威脅,或是採用比較隱晦的方式,透過第三方(常是你的編輯或出版人)加以威脅,甚至在報導刊登前就先告上法院。「誹謗」將是這些行動的中心字眼,不過實際上,誹謗訴訟沒那麼容易成立。

如履薄冰

調查報導目標是揭發未知,這個未知可能來自於刻意說謊或是默許,譬如向國會說謊的內閣部長,或是社會避談年輕又貧困的女孩遭受人口販運的問題。這些揭露要不令人震驚,要不就是很嚇人。而這意味著,你得細膩處理約訪之類的作業。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展現出你想採訪,消息來源可能會拒絕與你交談。而如果你選擇的採訪地點過於公開,你可能會讓受訪者置身險境。

偷襲消息來源之前,請三思。舉例來說,採訪大綱裡要求某主題的採訪,但正式採訪過程時卻提到別的題目;或是當某高層離開家門或辦公室時,「強行上門採訪」。在電視戲劇裡,這種手法看起來很不錯,但對你來說,很可能會出大差錯。一位習於應付媒體的公眾人物,知道如何躲開意料之外的問題,或是讓你看起來像個愚蠢的惡霸,而你先前所有的努力和準備,可能就這麼付諸流水。

有策略的採訪

採訪有三種可能策略。在非正式採訪,或是簡單背景和基本事實的採訪中,問題不要問太難,而在這類型的訪談進行時,也不要讓問題變得更重要、更敏感或更難以回答。個人側寫採訪中,會先問比較窄、聚焦在個人的問題。他們以前上哪裡的學校?他們跟誰結婚、為什麼?他們怎麼會開始寫詩?這些問題有時候是封閉式,填滿關於主角的重點事實。但讀者也會對主角的觀點有興趣,所以隨著採訪進展,內容也會隨之擴大:他們怎麼看待當代小說的現狀呢?他們信服文學獎嗎?那他們覺得今年入圍者如何呢?就像喇叭形狀一樣,這些問題始於窄小,然後漸漸變寬廣。所以隨著採訪往前邁進,問些比較開放式的問題吧。

調查式採訪則會採用相反策略。起初會從比較大、比較一般的議題開始(如,「得到政府標案的廠商進展如何」、「還滿意這過程嗎」、「政府如何監管這過程」?)而隨著問題往前推進,題目會愈來愈聚焦、愈來愈關注細節。在調查式採訪,最後也是最難的問題,常是封閉式或是引導式的:「你有沒有忽略某個合約案子的投標過程?為什麼?」之所以最後才問這種問題,是因為消息來源到這份上可能會閉嘴不語,並拒絕回答任何進一步的問題。這種採訪結構像漏斗,由寬到窄。